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rev:1.11-1.12_20161126

查經(啟 1:11-1:12)20161126

(11)

Rev 1:11 說:「你所持續看見的,當要寫在書上,且寄給那七個教會,歸與以弗所,並歸與士每拿,並歸與別迦摩,並歸與推雅推喇,並歸與撒狄,並歸與非拉鐵非,並歸與老底嘉。」

為何要找一位在海島上的人去發信息?難道沒有別人可以吩咐了嗎?

寫信者和信息本身,似乎欲結合在一起。這似乎是寫信的約翰原本就是在牧養這七個教會,而當這牧者被監禁時,主仍託他發佈信息,這表示主的道不受捆綁,使受信者可得安慰。

這些教會是以猶太人為主的,他們就如同是神眼中的祭司,故稱為七個金燈臺(啟 1:12)。

馬丁路德改教之重要觀念:

  • 憑信得救,不要贖罪券
  • 惟獨聖經,每人都可以讀經,不靠教會傳統解釋
  • 萬民皆祭司,不靠教會聖品階級。

第三點,若信徒皆祭司,那麼他們是為誰獻祭?是對那些不信的嗎?但不信的人怎會獻祭呢?

1Pe 2: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 2:9)是彼得對猶太信徒所寫的,他談到的是「猶太信徒是作祭司」,而不是指外邦信徒作祭司。

猶太和外邦信徒會成為同一國,也都會成為一個聖殿,但只稱猶太信徒是其中的祭司。這也是先知書中所啟示的。這是出自於(出 19:6)。

Exo 19:6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外邦人絕不能取代猶太人之地位,如(羅 9:4)所言。

Rom 9:4 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

(12)

Rev 1:12 而我轉過身要看與我正在講論的那聲音,且既轉過身後,就看見了七個金的燈臺,

「 轉過身」在本節中用了兩次,這本意上是身體的轉動。(可 4:12)「免得他們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這「回轉」有「悔改」之意。而(啟 1:12)本節所用的「轉過身」,是否也有「悔改」之意?

經文(啟 1:14-16)描述上是前三樣、中聲音、後三樣;核心是「如眾水的聲音」。

這 「轉過身」應該有「悔改」之意。這從下文對七教會所吩咐之內容看,除了其中第二個示每拿及第六但非拉鐵非之外,其他都有談到「悔改」。

  • 1.為何不直接面對面說話?而要他轉身?
  • 2.為何他一看見就仆倒?這麼激烈的反應?
(但 10:8-11)
Dan 10:8 只剩下我一人.我見了這大異象便渾身無力、面貌失色、亳無氣力。
Dan 10:9 我卻聽見他說話的聲音、一聽見就面伏在地沉睡了。
Dan 10:10 忽然有一手按在我身上、使我用膝和手掌、支持微起。
Dan 10:11 他對我說、大蒙眷愛的但以理阿、要明白我與你所說的話、只管站起來、因為我現在奉差遣來到你這裏.他對我說這話、我便戰戰兢兢的立起來。

對第二個問題:這似乎是要對應於如同向但以理啟示之情況。

對第一個問題:啟示時由身後發聲,是與《以西結書》記載相似。

(結 3:12)
Eze 3:12 那時靈將我舉起、我就聽見在我身後有震動轟轟的聲音、說、從 雅威的所在顯出來的榮耀是該稱頌的。

思想問題:為何神不直接將之提起,直接去七教會宣揚神的旨意?這樣不是更能激勵人嗎?

教導內容再再強調要人在苦難中堅持到底。所教訓的內容,神要讓約翰從自身的動作中來體會。原先他在監禁中,是無法作見證的,但是卻改變成可以透過書信來作見證,去教導教會;對於七教會而言,七教會需要改變,仍然要在苦難中堅持到底。

原本七教會是猶太教會,本當作為萬民之祭司,去服事外邦信徒。約翰本當是牧養七教會者,但是卻在受逼迫中不能主動積極地安慰鼓勵七教會;不似保羅,他在監禁中仍 主動積極地寫信去牧養各個外教會。

保羅說,他身體被捆綁,但神的道不被捆綁。

(提後 2:9)
2Ti 2:9 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 神的道、卻不被捆綁。

LYH:認為猶太教會的問題在於工人問題,連約翰也不如保羅積極。

(13-16)

Rev 1:13 且在那些燈臺中間(者)類似一位人子,身穿著齊腳的長衣,且在那胸間束著金帶。
Rev 1:14 然而他的那頭和那些白頭髪像白羊毛,像雪,且他的那雙眼睛像火焰;
Rev 1:15 且他的那雙腳類似明亮的銅,像在火爐中被鍛煉過的,且他的那聲音像眾水的聲音;
Rev 1:16 且有著七個星在他的那右手中,且從他的那口及出兩刃的利劍,且他的那臉面像那太陽在它的那能力中持續發光。

對比(但 10:5-6)

Dan 10:5 舉目觀看、見有一人身穿細麻衣、腰束烏法精金帶。
Dan 10:6 他身體如水蒼玉、面貌如閃電、眼目如火把、手和腳如光明的銅、說話的聲音如大眾的聲音。

(啟)與(但)內容差異在於:頭和頭髪,手腳分別談。(但)之描述較簡。

扑倒

巴蘭先知扑倒

Num 24:4 得聽 神的言語、得見全能者的異象、眼目睜開而仆倒的人說、

但以理先知扑倒

Dan 10:9 我卻聽見他說話的聲音、一聽見就面伏在地沉睡了。

人子

這裏啟示的來源者是耶穌基督,但卻是透過使者而啟示。證據是(啟 1:1),是神啟示耶穌,啟示眾僕人,藉使者啟示約翰,再教導教會。

(約)及(啟)是較晚期之聖經,(約)中就是將耶穌當作主來敬拜,而(啟)中內容兩次他都把使者當作神要拜他,這樣的情況在當時都可能會無法分別後來就演變成了如今錯誤的神觀。

西元一世紀,孟他努主義就是出現這些問題,可以由《黑馬牧人書》得知其內容。

commentary/rev/1.11-1.12_20161126.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4 -0500 Thu. (8 週前) 由 127.0.0.1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