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topic:faith_experience:2025020109000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topic:faith_experience:20250201090000 [2025/01/29 05:58 -0600 Wed. (3 個月前)] lyxtopic:faith_experience:20250201090000 [2025/02/01 21:05 -0600 Sat. (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wcm
行 5: 行 5:
 ===== 前言:人性的本質,由變到不變 ===== ===== 前言:人性的本質,由變到不變 =====
  
-  * 文:雅一  +((一、個人歷見證簡介:1、追尋信仰查考聖經。2、逐漸發現 TJC 教內部問題被排斥而離開。3、在其他教會中追尋例如聚會所,但也發現中存巨大問題。4、成立期望能有愛能聯合,但仍然有困難。5進入靈糧堂教會體系中十年,也發現問題被排斥,最終離開。6、與我兄弟一同進入原文查經,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逐漸了解律法內容)) ((二經上說,那位神是永不改變的,但是不斷改變如何能說明介紹那位不變神呢?)) ((三、經上所說的「變與不變」該如何律待?))
-  * 1、生理與心靈上 +
-    * 隨年紀的增長,由年少時習於變動,愛好快速的奇異的變動,到年老時安於固定模式的生活環境。不論在生理上是如此,在心靈上更是 +
-  * 2、的變遷上 +
-    * 在社會的變遷上年少者也比年老者易於習慣快速的改變,在科技的快速變化中,更是如此 +
-  * 3、政治的思惟上 +
-    * 政治的思惟上因年少無知,而習於按受的教導而固定其政治思惟,但年長者因經歷而更易於思惟上探求,進而改變原先政治思惟 +
-  * 4、在宗信仰上 +
-    * 在宗教信仰上因出生背景的差異環境變遷、年齡增長、個性等因素其變化的快慢所不同但是否有「神啟」或「揀選」才是大變異因素 +
-  * 5、變動的方向好壞 +
-    * 「變」是必然的,但最終往好方向或是往壞方向並非人能完全掌控。+
  
-===== 論:由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話談起 =====+==== 1、生理與心靈 ==== 
 + 
 +  * 隨年紀的增長,由年少時習於變動,愛好快速的、奇異的變動,到年老時安於固定模式的生活環境。不論在生理上是如此,在心靈上更是。 
 + 
 +==== 2、社會變遷 ==== 
 + 
 +  * 在社會的變遷上,年少者也比年老者易於習慣快速的改變,在科技的快速變化中,更是如此。 
 + 
 +==== 3、政治思惟 ==== 
 + 
 +  * 在政治的思惟上,因年少無知,而習於按所受的教導而固定其政治思惟,但年長者因其經歷而更易於在思惟上探求,進而改變原先的政治思惟。 
 + 
 +==== 4、宗教信仰 ==== 
 + 
 +  * 在宗教信仰上,因出生背景的差異、環境變遷、年齡增長、個性等因素,其變化的快慢有所不同,但是否有「神啟」或「揀選」,才是最大變異的因素。 
 + 
 +==== 5、變動方向 ==== 
 + 
 +  * 「變」是必然的,但最終是往好的方向,或是往壞的方向,並非人能完全掌控。 
 + 
 +===== 緒論:由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話談起 =====
  
 ===== 壹、和誰一同坐席?(太 9:10-13) ===== ===== 壹、和誰一同坐席?(太 9:10-13) =====
  
-  * 1、法利賽人傳統思想造成的作法:不願與罪人同席(出於分別)。 +  * 1、法利賽人傳統思想造成的作法:不願與罪人同席(出於分別為聖」的經訓)。 
-  * 2、耶穌從律法真義中看到神心意的作法:與罪人同席(出於堅愛)。+  * 2、耶穌從律法真義中看到神心意的作法:與罪人同席(出於堅愛」的經訓。 
 +    * 只要人願意悔改、改變、離開惡行,神就願意給人有機會,因為神是守約的,人只要願意回轉,從背約轉為守約,那麼神就願意給人「堅愛」
   * 3、改變作法從改變心態上開始,而改變心態從真正明白律法出發。   * 3、改變作法從改變心態上開始,而改變心態從真正明白律法出發。
-  * 4、願意改變傳統,在乎有無來自屬天的開啟(神啟),人是否願意聽從。+  * 4、願意改變傳統,在乎有無來自屬天的開啟(神啟),人是否願意聽從順服
  
 ===== 貳、安息日的安息是給誰的?(太 12:1-21) ===== ===== 貳、安息日的安息是給誰的?(太 12:1-21) =====
行 31: 行 42:
  
   * 安息是給那能自足飲食以備安息日所用的人,和能平安進入安息敬拜裏的人。   * 安息是給那能自足飲食以備安息日所用的人,和能平安進入安息敬拜裏的人。
 +  * 他們忽略了那貧乏、無能力事先預備的人,也忽略了那在病痛中、在軟弱中,無法進入安息中的人。
  
 ==== 2、耶穌認為 ==== ==== 2、耶穌認為 ====
行 45: 行 57:
   * 必須明白律法中的「愛」,才能帶給鄰舍真正的安息,愛是永不止息。   * 必須明白律法中的「愛」,才能帶給鄰舍真正的安息,愛是永不止息。
  
-===== 主論:變與不變的調 =====+===== 主論:變與不變的調 =====
  
 ===== 壹、「變」是常態 ===== ===== 壹、「變」是常態 =====
行 61: 行 73:
   * 它隨人的宗教體會、神靈啟示、同群體磨合等因素而改變。   * 它隨人的宗教體會、神靈啟示、同群體磨合等因素而改變。
  
-===== 貳、人們大多厭惡改變 =====+===== 貳、人們大多厭惡改變」 ===== 
 + 
 +((舉例說明:最近春節假期,二女婿初次要住我家,對此改變,感到非常緊張。之後和二女兒談,並了解了其他住過的女婿的心得,而有所緩解。例如: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有一段時間怕生,也因為懼怕改變所致。))
  
 ==== 1、人對政治變色龍的厭惡 ==== ==== 1、人對政治變色龍的厭惡 ====
行 90: 行 104:
 === D、屬靈型 === === D、屬靈型 ===
  
-  * 以啟示和神言為唯一判斷的標準,以決定是否改變。+  * 以啟示和神言為唯一判斷的標準,以決定是否改變。
  
 ==== 4、人厭惡改變的原因 ==== ==== 4、人厭惡改變的原因 ====
行 98: 行 112:
   * 人的情感上是喜悅、習慣於原有熟悉的人、事、物上,因為是人可以掌控的,是安穩可靠的。   * 人的情感上是喜悅、習慣於原有熟悉的人、事、物上,因為是人可以掌控的,是安穩可靠的。
  
-=== B、好逸惡勞:改變需要付出更多代價 ===+=== B、生理與心理老化:改變需要更多再生能力 ===
  
   * 人在環境急速變遷時,常跟不上變化,尤其年齡越大者更是如此,不論是科技文明、各類思惟、信仰上,都是如此。   * 人在環境急速變遷時,常跟不上變化,尤其年齡越大者更是如此,不論是科技文明、各類思惟、信仰上,都是如此。
行 114: 行 128:
   * 耶穌由傳福音者、救助者,轉換成被定罪者、受害者,他的門徒就無法接受。聖經再三強調他們反對、抗拒十字架的路。   * 耶穌由傳福音者、救助者,轉換成被定罪者、受害者,他的門徒就無法接受。聖經再三強調他們反對、抗拒十字架的路。
  
-=== B、常人難以接受,改變信仰後所造成的損失、要付出的代價。 ===+=== B、常人難以接受,改變信仰後所造成的損失、要付出的代價。 ===
  
   * 信任專家權威是人的常態,隨眾心理也被絕大多數人所接受,極少數人出現與原有信仰不同的改變,大多會退縮回到原有安穩的信仰思惟,不願嘗試去理解、思辨。   * 信任專家權威是人的常態,隨眾心理也被絕大多數人所接受,極少數人出現與原有信仰不同的改變,大多會退縮回到原有安穩的信仰思惟,不願嘗試去理解、思辨。
行 122: 行 136:
 === C、常人沒有能力去辨別,改變信仰內容之好壞對錯。 === === C、常人沒有能力去辨別,改變信仰內容之好壞對錯。 ===
  
-  * 改變信仰內容的發起者,可能是來自於「神啟」,但也可能是來自於「惡靈」,常人沒有能力去辨別此點,以致於多是走保守路線,順從舊有習俗為安。+  * 改變信仰內容的發起者,可能是來自於「神啟」,但也可能是來自於「惡靈」,常人沒有能力去辨別此點,以致於多是走保守路線,順從舊有習俗為安。
  
 ===== 參、「不變」是聖經的根本 ===== ===== 參、「不變」是聖經的根本 =====
行 132: 行 146:
   * **A、神對始祖的應許**   * **A、神對始祖的應許**
     * 女人的後裔傷古蛇的頭(權柄)。     * 女人的後裔傷古蛇的頭(權柄)。
 +    * 不僅是只有耶穌自己一次的應驗,也在基督的身體(教會)中持續應驗。
   * **B、神對挪亞的應許**   * **B、神對挪亞的應許**
     * 與血肉者立約不再被洪水滅絕。     * 與血肉者立約不再被洪水滅絕。
行 147: 行 162:
     * (西 1:15)「信徒與基督」。     * (西 1:15)「信徒與基督」。
   * **B、神人交通管道都是透過使者**   * **B、神人交通管道都是透過使者**
-    * 不分祭司、先知、使徒、聖靈、天使。+    * 不分祭司、先知、使徒、聖靈、天使。((「透過使者」:人不可能直接看見神,因神住在人不可見的光中。連摩西也不能看見神。))
   * **C、對人的要求都是達到完全**   * **C、對人的要求都是達到完全**
     * 不分已信的、未信的。     * 不分已信的、未信的。
   * **D、救恩都按信心與行為準則**   * **D、救恩都按信心與行為準則**
-    * 不分猶太、外邦;不分今時、古時。+    * 不分猶太、外邦; 
 +    * 不分今時、古時。
   * **E、審判都按神律而斷案**   * **E、審判都按神律而斷案**
     * 不分靈界、現世。     * 不分靈界、現世。
行 157: 行 173:
 ==== 3、神創造、救贖的最終目的是不變的 ==== ==== 3、神創造、救贖的最終目的是不變的 ====
  
-  * A、創造有神形像樣式者,代表神治理受造物。 +  * A、創造有神形像樣式者,這樣的人要代表神,去治理受造物。 
-  * B、救贖人,使之恢復神形象,得勝者在新天地治理。 +  * B、救贖人,使之恢復神形象,得勝者在新天地治理。 
-  * C、最終是審判魔鬼、死亡和陰間,使神名、神、神旨,通行天地間。+  * C、最終是審判魔鬼、死亡和陰間,使神名、神、神旨,通行天地間。
  
 ===== 二、「神不改變、不轉動」的聖經經文 ===== ===== 二、「神不改變、不轉動」的聖經經文 =====
  
 ==== 1、(雅 1:17)在祂(父)那裏不存在變動或轉動的陰影。 ==== ==== 1、(雅 1:17)在祂(父)那裏不存在變動或轉動的陰影。 ====
 +
 +  * **[[:version:yhb:jam|《雅威聖經譯本》〈雅各書〉]]原文直譯:**
 +    * 「每一樣美善的贈品和每一樣完全的禮品,都是從上頭,從那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在祂那裡不存在變動或轉動的陰影。」[[:version:yhb:jam|(雅 1:17)]]
 +  * 《和合本》譯作:
 +    *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 1:17)
  
 === A、不「轉動」(G5157)的陰影 === === A、不「轉動」(G5157)的陰影 ===
行 182: 行 203:
   * 《和合本》譯作「唯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   * 《和合本》譯作「唯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
  
-==== 3、(瑪 3:6)「因我雅威,我不改變。」(H8138) ====+==== 3、(瑪 3:6)「因我雅威,我不改變(H8138)。」 ====
  
 ==== 4、(詩 89:34)「我不俗化我的約,且我嘴唇的流出,我不改變。」 ==== ==== 4、(詩 89:34)「我不俗化我的約,且我嘴唇的流出,我不改變。」 ====
  
-==== 結論:因此神本身、祂的約,和祂說出的話,都不會改變 ====+==== 結論:因此神本身、祂的約,和祂說出的話,都不會改變! ====
  
 ===== 肆、外邦信徒對聖經的理解上,卻大多贊同「神的行事準則是因人而變」 ===== ===== 肆、外邦信徒對聖經的理解上,卻大多贊同「神的行事準則是因人而變」 =====
行 199: 行 220:
 === B、「時代論」的誤導 === === B、「時代論」的誤導 ===
  
-  * 「時代論」的聖經觀點雖被斷為異端,卻深受外邦信徒接納。+  * 「時代論」的聖經觀點雖被斷為異端,卻深受外邦信徒接納。
  
 === C、「啟示進化論」的誤導 === === C、「啟示進化論」的誤導 ===
  
-  * 「啟示進化論」的觀點認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因此聖經的神約分新舊,舊約已失效了。+  * 「啟示進化論」的觀點認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認為神的啟示是不斷進化的,甚至於可以推翻過去的啟示,因此這個理論認為,聖經的神約分新舊,舊約已失效了。
  
 === D、「新約聖經翻譯本」的誤導 === === D、「新約聖經翻譯本」的誤導 ===
  
   * 「仇恨、貶低、歧視猶太人」的觀念,是絕大多數外邦信徒從新約聖經翻譯本的閱讀中,所形成的錯誤認知,因為其長久以來,缺乏正確的解經訓練。   * 「仇恨、貶低、歧視猶太人」的觀念,是絕大多數外邦信徒從新約聖經翻譯本的閱讀中,所形成的錯誤認知,因為其長久以來,缺乏正確的解經訓練。
 +  * 這是聖經翻譯本失真、偏離真理的情況,因此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 E、「靈感讀經、解經」的誤導 ===+=== E、「靈感讀經、靈意解經、多元解經」的誤導 ===
  
-  * 「靈感讀經、解經」的方式,誤以為聖經可以給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受,以至於大多數認同「多元解經」,就是要彼此接納不同觀點,不可強迫他人只能接受獨一真理的觀點。+  * 「靈感讀經「靈意解經」的濫用,誤以為聖經可以給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受。 
 +  * 「多元解經」的方式,被大多數外邦信徒所認同就是要彼此接納不同觀點,即使是彼此的觀點相互對立、矛盾,也不可強迫他人只能接受獨一真理的觀點。 
 +  * 這相當於是否認了經文:「達到這神兒子的那信心和真知識的一致景況」(弗 4:13)的可能性
  
 === F、聖經經文存在難題,以致於懷疑聖經的可靠性 === === F、聖經經文存在難題,以致於懷疑聖經的可靠性 ===
行 218: 行 242:
   * 例如某些經文明明是敘述同一事件,卻因存在於不同經卷中(如《四福音書》、《摩西五經》),而有看似不一致的記載內容,如此便引發了解釋上的難題,因此往往造成許多聖經讀者誤解,誤以為聖經神言並非唯一準則。   * 例如某些經文明明是敘述同一事件,卻因存在於不同經卷中(如《四福音書》、《摩西五經》),而有看似不一致的記載內容,如此便引發了解釋上的難題,因此往往造成許多聖經讀者誤解,誤以為聖經神言並非唯一準則。
  
-==== 2、不良的思惟模式,造成了影響 ====+==== 2、受了「不良的思惟模式」所影響 ==== 
 + 
 +=== A、「自以為是」的思惟:認為自己領受的是神的啟示,以為自己是先知! === 
 + 
 +  * 重視「個人的領受」,輕忽「先知的講道」,甚至取代之。 
 +  * 以「人智」取代「神啟」。 
 + 
 +=== B、混淆了「拯救」與「賞賜」的意義 === 
 + 
 +  * 將「神的拯救」與「神的賞賜」,混為一談。 
 +  * 神對以色列人是先拯救,再因其信心與行為的得勝而得迦南地為賞賜。 
 +  * 外邦信徒卻以為神因耶穌基督的救贖,就必得進天國的賞賜。 
 + 
 +=== C、否認世上有「不變的唯一準則」 === 
 + 
 +  * 扭曲了「不變的真理」。 
 +  * 否認「唯一準則」的存在。 
 + 
 +=== D、「自比為神」的罪 ===
  
-  * A、視「個人的領受」,重於「先知講道」,甚至取代之,以「人智」取代「神啟」。 +  * 犯了「始祖之罪」,即「視人自己如神,能斷定善惡
-  * B、將「神的拯救」與「神的賞賜」,混為一談。 +
-  * C、扭曲「不變的真理」,否認「唯一準則」。 +
-  * D、犯了「始祖之罪」,視人自己如神,能斷定善惡。+
  
 ===== 伍、《傳道書》中可變的、永不變的 ===== ===== 伍、《傳道書》中可變的、永不變的 =====
行 238: 行 277:
   * 2、神指定的時間(傳 3:1, 11)。   * 2、神指定的時間(傳 3:1, 11)。
   * 3、神所做的一切事(傳 3:14)。   * 3、神所做的一切事(傳 3:14)。
-  * 4、神審判義人和惡人(傳 3:17)。+  * 4、神必要審判義人和惡人(傳 3:17)。
   * 5、這是人的全部,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傳 12:13)。   * 5、這是人的全部,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傳 12:13)。
  
topic/faith_experience/20250201090000.173815191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5/01/29 05:58 -0600 Wed. (3 個月前) 由 lyx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