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mar:4.1-4.34_20161126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mar:4.1-4.34_20161126 [2017/05/07 19:19 -0500 Sun. (8 年前)] – 建立 wucm | commentary:mar:4.1-4.34_20161126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8: | 行 8: | ||
* {{: | * {{: | ||
* {{: | * {{: | ||
+ | |||
+ | 講道(可 4:1-34) 20161126 | ||
+ | |||
+ | 詩歌:35, | ||
+ | |||
+ | 不同福音書描寫同一事件或內容時,不見得用同樣的次序或目的。 | ||
+ | |||
+ | 《馬可福音》經文是首尾呼應架構。 | ||
+ | |||
+ | (可 1: | ||
+ | 中間核心(可 2)赦罪 | ||
+ | (可 3: | ||
+ | 中間:耶穌召十二門徒、差門徒出去傳道。 | ||
+ | 在格拉森耶穌遭人拒絕; | ||
+ | 治血漏婦時耶穌說:「有人摸我。」人卻不信他的話; | ||
+ | 治睚魯女兒時遭恥笑,耶穌逐出他們;耶穌在家鄉時被棄絕。 | ||
+ | |||
+ | ==== 「赦免」主題 ==== | ||
+ | |||
+ | (可 1-3)就一連三次談「赦免」,(可 4)也接續此主題。 | ||
+ | |||
+ | ==== 跟從者可得講解、外人只得比喻 ==== | ||
+ | |||
+ | (可 4: | ||
+ | |||
+ | ==== 人的悖逆 ==== | ||
+ | |||
+ | 耶穌所傳的道,遭到了眾人的抗拒,甚至連門徒彼得也三次不認主。 | ||
+ | |||
+ | 《馬可福音》是傳給外邦人的,證據是其中用了七次拉丁文。 | ||
+ | |||
+ | ==== 芥菜種比喻 ==== | ||
+ | |||
+ | 是出自(結),是描述大衛的國,用香柏樹比喻,是按照他們當時所知之最高大之樹;而(可)是用他們當時所知之最高大的菜蔬,就是芥菜。 | ||
+ | |||
+ | 這是談到外邦人可以因著猶太人得著的救恩,因而得到好處。 | ||
+ | |||
+ | ==== 撒種的比喻 ==== | ||
+ | |||
+ | 第一種:「撒在路旁」在(太)中加了句話:「聽道不明白」,所以神的道種被飛鳥奪去。 | ||
+ | |||
+ | 第二種:猶太人並非不知彌賽亞要來,但因他們內在的剛硬,他們的傳統束縛著他們,以致於道種死亡。 | ||
+ | |||
+ | 第三種:人的思想、慾望、財物的欺騙,以致於擠住這道,無法結實。 | ||
+ | |||
+ | 第四種:這是能結實的好土地。 | ||
+ | |||
+ | 經文著重於那些不能結實的壞土地。 | ||
+ | |||
+ | ==== 燈之比喻 ==== | ||
+ | |||
+ | 這是反諷之喻。耶穌來到,如同燈來到,不應將之掩藏。 | ||
+ | |||
+ | 耶穌來到,初次是在會堂中趕鬼,其次是醫治熱病,再者是潔淨大痲瘋,這是除以利沙先知外第二次。治癱子;治手枯乾;趕汙鬼等,共七段。 | ||
+ | |||
+ | ==== 不按世俗血統 ==== | ||
+ | |||
+ | 遵守神旨意者,就是耶穌的兄弟姊妹,這是指要脫離人世眼光判斷,才有辦法跟從耶穌。 | ||
+ | |||
+ | ==== 行海面之大能 ==== | ||
+ | |||
+ | 能行海面、制服風浪、格拉森趕鬼。 | ||
+ | |||
+ | ==== 用什麼量器衡量 ==== | ||
+ | |||
+ | 對於天國之事,人量得越大,所得的就越多! | ||
+ | |||
+ | ==== 種子生長,人不曉得 ==== | ||
+ | |||
+ | 這不是人能理解的發展。 | ||
+ | |||
+ | === 海與地 === | ||
+ | |||
+ | 以地喻猶太人、以海喻外邦人。(可 4: | ||
+ | |||
+ | 什麼樣的人能接受福音?這是人不能曉得的,只要盡力去撒種就好,自然會顯明。 | ||
+ | |||
+ | ==== 芥菜種果仁 ==== | ||
+ | |||
+ | 別因著現在願跟隨的人少就灰心,就如芥菜種比一般的種都小,極不起眼,但將來卻可以長出枝枒,可以讓外邦人們、願悔改之人們(以飛鳥為喻)來在其中棲息。 | ||
+ | |||
+ | ==== 免得他們明白 ==== | ||
+ | |||
+ | 這是由於人自己油蒙了心,自己阻塞住自己的心靈; | ||
+ | |||
+ | ==== 照著他們素來能夠去聽的 ==== | ||
+ | |||
+ | 若以封閉之心靈來聽道的人,就會受封閉。這就等同於「用什麼量器衡量」之道理。 | ||
+ | |||
+ | **人用什麼態度對待神,神就用什麼態度對待人。** | ||
+ | |||
+ | **我們要如何去結果實,就該如何撒種!** | ||
+ | |||
+ | ---- | ||
+ | |||
+ | 這道不是給一般信徒聽的。這神國福音比喻對於那山民、站在地上、站在傳統上之猶太人,是難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不願跟從主,自以為自己沒罪,所以拒絕主道。如前幾天到KT家聽她說到,本來她是向朋友說我們人自己都有罪,但那朋友卻很敏感地反對她的話,絕不接受那樣的道理。 | ||
+ | |||
+ | 比喻中的土地、植物,都是在指著猶太人而言,而海、飛鳥禽獸等都是指著外邦人而言。(結)中用香柏樹喻猶太人,也說到宿在枝上的喻外邦人。 | ||
+ | |||
+ | 下文中格拉森鬼被趕出之人,他也將耶穌所做之事傳遍了低加波利,這就是指這些蒙恩之外邦人。 | ||
+ | |||
+ | 在實際的生活中,豈有人愚蠢到將種子大把地撒在路旁、土淺地、荊棘地?或是將燈掩蓋? | ||
+ | |||
+ | 我們自己也要反省,若不能去影響別人來信主,那麼我們只是在紙上談兵,我們就如同猶太人。 | ||
+ | |||
+ | 曾有一信徒孩子溺斃,我曾向他見證約伯之事,他就得到力量,仍然願意信主。又有一位信了主的人,他孩子也溺斃,他說:「沒信主沒事,一信主就死孩子。」人的荊棘是會阻礙人接受真道。而稅吏利未,他是能影響他的朋友來聽主的道,而不是被朋友影響而離道。 | ||
+ | |||
+ | ===== 聽 ===== | ||
+ | |||
+ | 「聽」這字在這段中出現了十三次,比「地」九次要多。表示「聽」是重要的。 | ||
+ | |||
+ | 人愛聽什麼,表示他愛什麼。「你們聽啊……」(可 4: | ||
+ | |||
+ | (可 4: | ||
+ | |||
+ | 有許多人聽了道,卻不跟在旁邊積極地問,則不是門徒,聽了也不明白。若是一場道講完,卻沒人扎心、無人要接著問該如何做,這就表示這些人是外人。 | ||
+ | |||
+ | ===== 渡到那邊去 ===== | ||
+ | |||
+ | 跟從主的人才會和主一起去,主只要求門徒去付出基本的代價,就是緊緊跟從。難道這些人沒有家庭、沒有工作嗎?因能他們知道,若不放下家人和工作,若不跟在主旁學習,就不能學成。主耶穌就一路帶著門徒實習,教導一切的真理。 | ||
+ | |||
commentary/mar/4.1-4.34_20161126.149420278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3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