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luk_16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luk_16 [2013/11/30 00:18 -0600 Sat. (12 年前)] lyxcommentary:luk_16 [2024/04/04 20:44 -0500 Thu. (1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64: 行 64:
   “真實的”(G228):它與”不義的”相對。正如”你們自己的”與”別人的”相對。11和12節在字的次序、用法、含意上是一重複語法,正如所使用的動詞”信託”和”給與”是相似意含。透過此重複句子強調信眾當為得着那真實的、屬你們自己的來奮鬥,就視今世所擁有的一切為暫時的(等同虛假的)、屬他人的、不值得為之留戀,反是有智慧的謀求真正的、永世的、有價值的事。   “真實的”(G228):它與”不義的”相對。正如”你們自己的”與”別人的”相對。11和12節在字的次序、用法、含意上是一重複語法,正如所使用的動詞”信託”和”給與”是相似意含。透過此重複句子強調信眾當為得着那真實的、屬你們自己的來奮鬥,就視今世所擁有的一切為暫時的(等同虛假的)、屬他人的、不值得為之留戀,反是有智慧的謀求真正的、永世的、有價值的事。
  
-  有論者將9節末句視為疑問句,進而否定今世財物能夠使人被帶到永存帳幕,全然否認財物有任何功效。這等思想市為否定人善工的價值,硬將經文肯定句扭轉成疑問句,在毫無經文版本佐證,亦無語意模擬兩可的狀況下,論者反律法主義的意圖被顯露了。+  有論者將9節末句視為疑問句,進而否定今世財物能夠使人被帶到永存帳幕,全然否認財物有任何功效。這等思想否定人善工的價值,硬將經文肯定句扭轉成疑問句,在毫無經文版本佐證,亦無語意模擬兩可的狀況下,論者反律法主義的意圖被顯露了。
  
   13節最後教導將每一人都視為家奴般,只能服事一個主人。看似人可以自由愛、恨,能夠自己決定執着或藐視的對象,事實上每人都只是某一主人的奴隸,並無真正自主權來決定他的主人 (參見羅馬書)。若人自以為可以為自己來決定所要服事的對象時,他早已落在瑪門底下。本節以三句話組成,前後都指出人不能去服事兩種不同對象,中間才插入理由指出人的愛恨是無法並存,持續支持與輕慢是無法同時用在一個主人身上。經文不在強調人的選擇所要服事對象,而在指出一個奴隸只有一個主人,他不能想從兩個主人都討得好處。人的愛恨情仇最終在屬靈的爭戰上,並無真正能力來決定輸贏,反而只有認定自己是誰的奴隸,就當求忠信於主人,由主人來決定爭戰的結局。   13節最後教導將每一人都視為家奴般,只能服事一個主人。看似人可以自由愛、恨,能夠自己決定執着或藐視的對象,事實上每人都只是某一主人的奴隸,並無真正自主權來決定他的主人 (參見羅馬書)。若人自以為可以為自己來決定所要服事的對象時,他早已落在瑪門底下。本節以三句話組成,前後都指出人不能去服事兩種不同對象,中間才插入理由指出人的愛恨是無法並存,持續支持與輕慢是無法同時用在一個主人身上。經文不在強調人的選擇所要服事對象,而在指出一個奴隸只有一個主人,他不能想從兩個主人都討得好處。人的愛恨情仇最終在屬靈的爭戰上,並無真正能力來決定輸贏,反而只有認定自己是誰的奴隸,就當求忠信於主人,由主人來決定爭戰的結局。
commentary/luk_16.1385792298.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3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