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lev_1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lev_10 [2013/08/03 00:34 -0500 Sat. (11 年前)] – 改錯別字 wzmcommentary:lev_10 [2024/04/04 20:44 -0500 Thu. (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1: 行 1:
-< 上一頁 [[lev 9]]  [[:commentary:start|到上一層]]  [[lev 11]] 下一頁 >+| 《利未記》[[lev 1|1]] [[lev 2|2]] [[lev 3|3]] [[lev 4|4]] [[lev 5|5]] [[lev 6|6]] [[lev 7|7]] [[lev 8|8]] [[lev 9|9]] [[lev 10|10]] [[lev 11|11]] [[lev 12|12]] [[lev 13|13]] [[lev 14|14]] [[lev 15|15]] [[lev 16|16]] [[lev 17|17]] [[lev 18|18]] [[lev 19|19]] [[lev 20|20]] [[lev 21|21]] [[lev 22|22]] [[lev 23|23]] [[lev 24|24]] [[lev 25|25]] [[lev 26|26]] [[lev 27|27]]  |  [[:commentary:start|【聖經註釋總目錄】]]  |
  
-====== 《利未記》 10 章  ======+====== 《利未記》 10 章 (利 Lev 10:1-20) ======
  
-  經文:(利 Lev 10:1-20)。時間:2013-07-27 安息日。+  時間:2013-07-27 安息日。
  
-  以下的播放列表可能包含更大的範圍,因此請根據您的需要,自由選擇播放。 +  * {{:commentary:lev:20130727-102528-dm553416-lev-c10v01-c10v20-lyx.mp3|}} 
- +  {{:commentary:lev:20130727-111536-dm553418-lev-c10v01-c10v20-discuss.mp3|}} 
-  可根據名稱中的用詞,識別出不同的內容類型,例如:講解(人名縮寫)、禱告(pray)、讚美詩(hymn)、討論(discuss)等。 +  * {{:commentary:lev:20130727-114728-dm553419-lev-c10v01-c10v20-lyh.mp3|}}
- +
-  {{jukebox>:commentary:lev}} +
- +
-----+
  
 ====== LYX 主講 ====== ====== LYX 主講 ======
行 388: 行 384:
     百姓的三種反應對比摩西與亞倫的反應:看見、歡呼、俯伏,對比摩西的說與亞倫的靜默。     百姓的三種反應對比摩西與亞倫的反應:看見、歡呼、俯伏,對比摩西的說與亞倫的靜默。
  
-  1.二子的舉動類似可拉黨事件的用詞、原因、動機、作法、結果(民16章)。+  1. 二子的舉動類似可拉黨事件的用詞、原因、動機、作法、結果(民16章)。
  
   大有篡奪大祭司尊榮的意味在內。   大有篡奪大祭司尊榮的意味在內。
行 414: 行 410:
   「是照摩西吩咐的」   這是4節的吩咐,經文對比10:1“是雅威沒有吩咐他們的”。也對應9:21“是照摩西所吩咐的”。   「是照摩西吩咐的」   這是4節的吩咐,經文對比10:1“是雅威沒有吩咐他們的”。也對應9:21“是照摩西所吩咐的”。
  
-  6。 以利亞撒、以他瑪   這是亞倫第3,4個兒子。前者繼承大祭司職位。犯罪有二人,為犯罪的也有二人,都是兄弟。可見做好做壞,都與同伴有關。信仰是個人的事,兄弟之間要自己去決擇,不可盲從。+  6以利亞撒、以他瑪   這是亞倫第3,4個兒子。前者繼承大祭司職位。犯罪有二人,為犯罪的也有二人,都是兄弟。可見做好做壞,都與同伴有關。信仰是個人的事,兄弟之間要自己去決擇,不可盲從。
  
   「蓬頭散髮」  HB6544 字意是讓…走,讓…散開。但TWOT說此處是剪髮(利10:6;13:45;21:10)。不是散髮(民5:18)。洪同勉指不可顯露你的頭,如逐字與呂譯本或譯指光著。意指大祭司常戴冠冕(出29:37-38);祭司要穿戴裹頭巾(40-41),他們入會幕或就近壇,在聖所供職時必穿上,免得擔罪而死,此為永例(43)。所以這是在任職時,不可因私癈公。不可撕裂衣服,這是聖衣,不可毀損,以示悲痛。可見聖職人員要公私分明,沒有人情,沒有個人自由,沒有私慾,一切仍然要辦事如儀。這是忍情,這是節制,這是聖潔,這是真愛。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蓬頭散髮」  HB6544 字意是讓…走,讓…散開。但TWOT說此處是剪髮(利10:6;13:45;21:10)。不是散髮(民5:18)。洪同勉指不可顯露你的頭,如逐字與呂譯本或譯指光著。意指大祭司常戴冠冕(出29:37-38);祭司要穿戴裹頭巾(40-41),他們入會幕或就近壇,在聖所供職時必穿上,免得擔罪而死,此為永例(43)。所以這是在任職時,不可因私癈公。不可撕裂衣服,這是聖衣,不可毀損,以示悲痛。可見聖職人員要公私分明,沒有人情,沒有個人自由,沒有私慾,一切仍然要辦事如儀。這是忍情,這是節制,這是聖潔,這是真愛。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行 420: 行 416:
   「免得你們死亡」  禁令的原因在此,這關係到自家性命安危,下節再重複一次。既然是因為二子違命才死亡,豈可再違命不服聖職?此種強調遵命與違命的對比性,是今日多少聖職人員所難以體會的原則問題。   「免得你們死亡」  禁令的原因在此,這關係到自家性命安危,下節再重複一次。既然是因為二子違命才死亡,豈可再違命不服聖職?此種強調遵命與違命的對比性,是今日多少聖職人員所難以體會的原則問題。
  
-  「又免得雅威向會眾發怒」  HB7107 此字是因別人言行而表露出來或壓抑在心中的生氣、激怒、不悅。他是6個同義字中,最強烈的字眼。祭司工作是擔民罪責,若不盡職,罪必仍存,所以,神因此轉怒於民。有鑑於此,下文雅威摩西三次的吩咐就與此連繫上了關係(8-11;12-15;16-19)。此字同16節摩西的發怒。經文以神與摩二者互換用詞,前後呼應,神的惱怒與如何化解(1-7);同樣模希的惱怒與如何化解。只是前者有完全依照摩西所說的去做,後者只有說沒有照作。這不是把特例當常例,改變了律法。+  「又免得雅威向會眾發怒」  HB7107 此字是因別人言行而表露出來或壓抑在心中的生氣、激怒、不悅。他是6個同義字中,最強烈的字眼。祭司工作是擔民罪責,若不盡職,罪必仍存,所以,神因此轉怒於民。有鑑於此,下文雅威摩西三次的吩咐就與此連繫上了關係(8-11;12-15;16-19)。此字同16節摩西的發怒。經文以神與摩二者互換用詞,前後呼應,神的惱怒與如何化解(1-7);同樣摩西的惱怒與如何化解。只是前者有完全依照摩西所說的去做,後者只有說沒有照作。這不是把特例當常例,改變了律法。
  
   「你們的弟兄以色列全家」  祭司與以色列全家的關係都是一家人。   「你們的弟兄以色列全家」  祭司與以色列全家的關係都是一家人。
行 442: 行 438:
   11. 正如聖潔是光與生命,所要教導的一切律例(同9節的定例),等同是教導聖潔公義與良善(羅7:12)。祭司自己先做得到分別的工夫,再進一步能教導別人律法去分別。原來律法作中心點就是分別。失去分別就失去律法本意。今人不知此律法的中心要旨,大多重視所謂的愛或義。但沒有分別,此二者會變質。問題是耶穌時代的文士律法師,他們對於分別過分的強調,又扭曲了分別的原意。好撒瑪利亞人比喻就是一證,所以說,分別不是那麼能夠容易明白或做得到的。否則在基督教會的歷史中,怎會不斷重複上演著反聖潔典章的戲碼,直到如今?   11. 正如聖潔是光與生命,所要教導的一切律例(同9節的定例),等同是教導聖潔公義與良善(羅7:12)。祭司自己先做得到分別的工夫,再進一步能教導別人律法去分別。原來律法作中心點就是分別。失去分別就失去律法本意。今人不知此律法的中心要旨,大多重視所謂的愛或義。但沒有分別,此二者會變質。問題是耶穌時代的文士律法師,他們對於分別過分的強調,又扭曲了分別的原意。好撒瑪利亞人比喻就是一證,所以說,分別不是那麼能夠容易明白或做得到的。否則在基督教會的歷史中,怎會不斷重複上演著反聖潔典章的戲碼,直到如今?
  
-  12-20 這段經文是重覆6:14-7:37的律法,與實際執行時所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式。12-15節重覆6:14-23,7:9-10的素祭條例;7:11-37的平安祭條例。16-20節重覆6:24-7:7的贖罪祭條例。+  12-20這段經文是重覆6:14-7:37的律法,與實際執行時所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式。12-15節重覆6:14-23,7:9-10的素祭條例;7:11-37的平安祭條例。16-20節重覆6:24-7:7的贖罪祭條例。
  
   12-15. 摩西吩咐祭司當怎樣吃自己的分,分素祭與平安祭兩種,故意重覆這種吩咐(原已宣布吩咐在前),就有故意的省略(不提吃罪祭)。   12-15. 摩西吩咐祭司當怎樣吃自己的分,分素祭與平安祭兩種,故意重覆這種吩咐(原已宣布吩咐在前),就有故意的省略(不提吃罪祭)。
行 448: 行 444:
   12-13. 吃素祭     12-13. 吃素祭  
  
-  吃  此段(12-20)共計出現7次(12,13,14ab,17,18,19),顯然是此段的主題鑰字。+  」 此段(12-20)共計出現7次(12,13,14ab,17,18,19),顯然是此段的主題鑰字。
  
   此二節用詞都重覆2次,共計7詞。剩下的、雅威的火祭、吃、處所、原因、聖別、分。強調意味濃重,指示如何吃法:祭司(人)、是剩下的(素祭物)、是在聖處吃(地點)、是趕快吃(不帶酵指時間)等,包括人物地時。重覆強調的原因,是至聖物、是你的分。最後又加上一句結語(13b):因此,我的確受吩咐;或我因此的確受了吩咐(強調被動)。說明他為何如此重複強調,也對應15節的正如雅威所吩咐的。   此二節用詞都重覆2次,共計7詞。剩下的、雅威的火祭、吃、處所、原因、聖別、分。強調意味濃重,指示如何吃法:祭司(人)、是剩下的(素祭物)、是在聖處吃(地點)、是趕快吃(不帶酵指時間)等,包括人物地時。重覆強調的原因,是至聖物、是你的分。最後又加上一句結語(13b):因此,我的確受吩咐;或我因此的確受了吩咐(強調被動)。說明他為何如此重複強調,也對應15節的正如雅威所吩咐的。
行 458: 行 454:
   「分」HB2708定例。此字不同於6:17的部分HB2506的分;不同於7:35的膏油HB4888的分。而同於6:18,7:37的分。是當作永遠的定律、命令,必須去作的律例典章。   「分」HB2708定例。此字不同於6:17的部分HB2506的分;不同於7:35的膏油HB4888的分。而同於6:18,7:37的分。是當作永遠的定律、命令,必須去作的律例典章。
  
-  14-15. 吃平安祭   此二節用詞重覆3次,有3詞:搖祭、你的眾子、分。三種歸你的祭物:舉祭的腿、搖祭的胸、脂油的火祭。特別使用1次的是:在潔淨處吃(不限定在壇邊)、你眾女、平安祭。此祭與家人同享,不只什一捐歸祭司,祭肉等也歸祭司家庭享受。在正常的狀況下,祭司是豐足有餘的,家人不必跟著挨餓受凍。今祭司侍奉暫停,祭司也信了主。聖殿侍奉既停,得不到供應的祭司自然消退,換由法利賽人在會堂中作主。主工人得工價,是該得的,卻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否則,耶穌與門徒在安息日為何還要摘麥穗來吃,如貧窮人家?(太12:1);保羅為何還要如此辛苦的晝夜工作,不願接受供應。誰真正認識神的僕人呢?由接待可以知一二。+  14-15. 吃平安祭   此二節用詞重覆3次,有3詞:搖祭、你的眾子、分。三種歸你的祭物:舉祭的腿、搖祭的胸、脂油的火祭。特別使用1次的是:在潔淨處吃(不限定在壇邊)、你眾女、平安祭。此祭與家人同享,不只什一捐歸祭司,祭肉等也歸祭司家庭享受。在正常的狀況下,祭司是豐足有餘的,家人不必跟著挨餓受凍。今祭司侍奉暫停,祭司也信了主。聖殿侍奉既停,得不到供應的祭司自然消退,換由法利賽人在會堂中作主。主工人得工價,是該得的,卻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否則,耶穌與門徒在安息日為何還要摘麥穗來吃,如貧窮人家?(太12:1);保羅為何還要如此辛苦的晝夜工作,不願接受供應。誰真正認識神的僕人呢?由接待可以知一二。
  
   「女兒」   首見此語,補充男丁才能吃祭物的規定(利6:16-18,26,29;7:6)。在潔淨處吃與在祭壇邊的聖處吃,不同範圍,所以,平安祭肉在家的女兒也可吃到(7:14,32-36),但外嫁的女兒除外(22:12)。   「女兒」   首見此語,補充男丁才能吃祭物的規定(利6:16-18,26,29;7:6)。在潔淨處吃與在祭壇邊的聖處吃,不同範圍,所以,平安祭肉在家的女兒也可吃到(7:14,32-36),但外嫁的女兒除外(22:12)。
  
-  16-20.    吃贖罪祭的問題+  16-20.  吃贖罪祭的問題
  
     此段發生摩西發怒與亞倫的解釋而得冰釋。但是由於罪,使律法的一切正常規定變了樣(來7:12,大祭司是照肉體條例設立的;8:7前約有瑕疵)。至聖的贖罪祭不能照規定在聖處吃,也就不能擔當會眾的罪孽(17),既然不能贖罪,設立中保祭司來獻祭贖罪的事,就變成多此一舉,而這設立祭司制度的神之美意(補救措施)變成空轉,神也白費心了。何況百姓的罪仍在,因為不完美竟在就職時發生,達不到神立大祭司的目的。這種不完美教導的意義就是神為我們預備更完美的祭司制度。由九章的神的悅納到神與僕人(摩西、亞倫)的發怒傷感,其中的轉折變化實在太大。可見,這其中有惡者在搗蛋破壞(参出32章)。由摩西轉接到亞倫的關頭,連續出現繼承的問題,更由日後摩西親人對摩西的誨謗(民11章),在可拉黨叛事件發生後,隔天百姓向他們二人發怨言,造成雅威發怒用瘟疫殺死一萬四千人,幸摩西叫亞倫為民贖罪,否則後果難以想像(民16:41-50)。這種祭司為民贖罪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此段發生摩西發怒與亞倫的解釋而得冰釋。但是由於罪,使律法的一切正常規定變了樣(來7:12,大祭司是照肉體條例設立的;8:7前約有瑕疵)。至聖的贖罪祭不能照規定在聖處吃,也就不能擔當會眾的罪孽(17),既然不能贖罪,設立中保祭司來獻祭贖罪的事,就變成多此一舉,而這設立祭司制度的神之美意(補救措施)變成空轉,神也白費心了。何況百姓的罪仍在,因為不完美竟在就職時發生,達不到神立大祭司的目的。這種不完美教導的意義就是神為我們預備更完美的祭司制度。由九章的神的悅納到神與僕人(摩西、亞倫)的發怒傷感,其中的轉折變化實在太大。可見,這其中有惡者在搗蛋破壞(参出32章)。由摩西轉接到亞倫的關頭,連續出現繼承的問題,更由日後摩西親人對摩西的誨謗(民11章),在可拉黨叛事件發生後,隔天百姓向他們二人發怨言,造成雅威發怒用瘟疫殺死一萬四千人,幸摩西叫亞倫為民贖罪,否則後果難以想像(民16:41-50)。這種祭司為民贖罪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行 468: 行 464:
   16. 誰知已經焚燒了  這是指9:15的贖罪祭公羊,也就是4:22-26為官長所獻的贖罪祭,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燒在壇上。但祭肉則要由獻這祭的祭司在聖處t吃,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裡吃,凡祭司男丁都可吃(6:25-26,29)。   16. 誰知已經焚燒了  這是指9:15的贖罪祭公羊,也就是4:22-26為官長所獻的贖罪祭,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燒在壇上。但祭肉則要由獻這祭的祭司在聖處t吃,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裡吃,凡祭司男丁都可吃(6:25-26,29)。
  
-  17. 擔當  HB5375  舉拿擔背提揚等用法。TWOT在以上6用法中指出三種不同意義。此用於利5:1,17;7:18;民5:31;14:34,皆指人背負(擔當)或攜帶『自己』的罪。但此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會眾』的罪孽,特別強調是為會眾來贖罪(10:17-18)。他具有代替而非擔當或背負的意思,正如洪同勉所說的?+  17. 擔當  HB5375 揚等用法。TWOT在以上6用法中指出三種不同意義。此用於利5:1,17;7:18;民5:31;14:34,皆指人背負(擔當)或攜帶『自己』的罪。但此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會眾』的罪孽,特別強調是為會眾來贖罪(10:17-18)。他具有代替而非擔當或背負的意思,正如洪同勉所說的不見得。
  
   經文不斷告訴我們,能夠由祭司在聖處吃的罪祭,表示這不是祭司或全會眾所犯的罪(6:30;4:1-21)。因穿聖衣方能擔罪,否則自己要死(出28:43)。還任聖職時,這聖衣不可撕裂,免得死亡(10:6)。這聖衣喻表基督,新約指要因信、在基督耶穌裡、受浸就是穿上基督(加3:26-27)。這基督擔當了信徒的罪。   經文不斷告訴我們,能夠由祭司在聖處吃的罪祭,表示這不是祭司或全會眾所犯的罪(6:30;4:1-21)。因穿聖衣方能擔罪,否則自己要死(出28:43)。還任聖職時,這聖衣不可撕裂,免得死亡(10:6)。這聖衣喻表基督,新約指要因信、在基督耶穌裡、受浸就是穿上基督(加3:26-27)。這基督擔當了信徒的罪。
行 484: 行 480:
   「在…眼中是好的」  兩次出現於19-20。一用於雅威,一用於摩西。   「在…眼中是好的」  兩次出現於19-20。一用於雅威,一用於摩西。
  
-  問題是摩西是否能代表亞威神的心意。若依照架構寫法,前段記載神曾經惱怒並可能會惱怒,因處理得當而得以化解了;後段也依此而記載摩西的惱怒與釋怒之前因後果。顯明摩西是代表了雅威。+  問題是摩西是否能代表亞威神的心意。若依照架構寫法,前段記載神曾經惱怒並可能會惱怒,因處理得當而得以化解了;後段也依此而記載摩西的惱怒與釋怒之前因後果。顯明摩西是代表了雅威。
  
     神與僕人同心同標準。按照獻祭律法的原意,若當天已經有死亡之「污穢」發生,就不能在所規定的「聖處」吃此「至聖物」。正如雅威親自曉喻亞倫的話,好去分別「聖與俗、潔與不潔」。但是,這是特例處理不是改變常例(定例)。     神與僕人同心同標準。按照獻祭律法的原意,若當天已經有死亡之「污穢」發生,就不能在所規定的「聖處」吃此「至聖物」。正如雅威親自曉喻亞倫的話,好去分別「聖與俗、潔與不潔」。但是,這是特例處理不是改變常例(定例)。
行 502: 行 498:
       * 8-21 亞倫遵行吩咐       * 8-21 亞倫遵行吩咐
   * B. 9:22-24: 亞倫獻祭後火從雅威面前出來吞食祭物   * B. 9:22-24: 亞倫獻祭後火從雅威面前出來吞食祭物
-  * B10:1-3:亞倫二子獻香後火從雅威面前出來吞食他們 +  * B10:1-3:亞倫二子獻香後火從雅威面前出來吞食他們 
-  * A10:4-20:祭司職責的律法加添+  * A10:4-20:祭司職責的律法加添
     * 4-7摩西吩咐如何處置亞倫二子     * 4-7摩西吩咐如何處置亞倫二子
       * 4-5摩西對亞倫堂兄弟的吩咐       * 4-5摩西對亞倫堂兄弟的吩咐
行 511: 行 507:
       * 12-20亞倫對律法執行的變革       * 12-20亞倫對律法執行的變革
  
-  經文以ABBA架構呈現,A與A*每一段落都以上下呼應模式表達對於吩咐的執行落實了,意味神設立大祭司之事被確定了。9:1-21以摩西如何吩咐,這吩咐就落實,以致按摩西所應許,雅威的榮光向百姓顯現(9:4、6、23)。10:4-20則以亞倫二子失職所造成影響為主題,前段仍以摩西如何吩咐,這吩咐被落實模式被記載,但後段有了變革,雅威直接啟示亞倫三個命令,不再透過摩西,也不記亞倫遵行的記錄,並且造成10:12-20祭司對祭肉處置有了變革,亞倫不再按摩西吩咐去吃祭肉而是燒了,此處置方式最後也被摩西接受。+  經文以ABBA架構呈現,A與A+每一段落都以上下呼應模式表達對於吩咐的執行落實了,意味神設立大祭司之事被確定了。9:1-21以摩西如何吩咐,這吩咐就落實,以致按摩西所應許,雅威的榮光向百姓顯現(9:4、6、23)。10:4-20則以亞倫二子失職所造成影響為主題,前段仍以摩西如何吩咐,這吩咐被落實模式被記載,但後段有了變革,雅威直接啟示亞倫三個命令,不再透過摩西,也不記亞倫遵行的記錄,並且造成10:12-20祭司對祭肉處置有了變革,亞倫不再按摩西吩咐去吃祭肉而是燒了,此處置方式最後也被摩西接受。
  
   前後兩短段以火從雅威面前出來為連接點,也是經文的中心信息,分成兩個面向。一個是遵守律法者可以得見雅威的榮光,一是不遵守律法之例,造成律法加添,以防止人肉體放縱,人意取代神意的事再次發生。九章是全面正面的教導模式,無論是司、長老、百姓,一同同心遵守律法,神也按其應許實現,這是以色列民聽見律法後首次遵行的見證,同時也見證獻祭條例的美好和它是可以遵守的。十章是全然負面的教導模式,亞倫二子失職,造成自己的死亡,但更嚴重的影響在其後,原是美好、良善的律法,因著人意的加添造成律法被證顯無能。神的律法不是也不能對人行動上的每一步驟去規範,它只是透過主要規範去教導人明白神的心意,而非全然限定每一行動規矩,否則人類就成為機器人。律法是要人從心志和良知上知道神的形象和樣式的本體為何,來引導人去尊崇神,已定下的律法是基本規範,而非最高規範,更不是惟一規範,但不遵行律法人就無法理解何為神的形象和樣式。亞倫二子的失敗造成神律法的加添,才有10:4-11的內容,但是10:12-20更顯重要,因這是對於律法實踐層面的教導。原先對於祭肉的條例被變革了,表明律法不再是死板板的,它是可以按實際狀況而有所解釋和執行,證明律法的執行是既為字面也是按屬靈,兩者並不衝突。   前後兩短段以火從雅威面前出來為連接點,也是經文的中心信息,分成兩個面向。一個是遵守律法者可以得見雅威的榮光,一是不遵守律法之例,造成律法加添,以防止人肉體放縱,人意取代神意的事再次發生。九章是全面正面的教導模式,無論是司、長老、百姓,一同同心遵守律法,神也按其應許實現,這是以色列民聽見律法後首次遵行的見證,同時也見證獻祭條例的美好和它是可以遵守的。十章是全然負面的教導模式,亞倫二子失職,造成自己的死亡,但更嚴重的影響在其後,原是美好、良善的律法,因著人意的加添造成律法被證顯無能。神的律法不是也不能對人行動上的每一步驟去規範,它只是透過主要規範去教導人明白神的心意,而非全然限定每一行動規矩,否則人類就成為機器人。律法是要人從心志和良知上知道神的形象和樣式的本體為何,來引導人去尊崇神,已定下的律法是基本規範,而非最高規範,更不是惟一規範,但不遵行律法人就無法理解何為神的形象和樣式。亞倫二子的失敗造成神律法的加添,才有10:4-11的內容,但是10:12-20更顯重要,因這是對於律法實踐層面的教導。原先對於祭肉的條例被變革了,表明律法不再是死板板的,它是可以按實際狀況而有所解釋和執行,證明律法的執行是既為字面也是按屬靈,兩者並不衝突。
行 567: 行 563:
   * A. 1-7 摩西吩咐亞倫為自己和百姓獻祭,應許遵行了吩咐,雅威榮光將顯現   * A. 1-7 摩西吩咐亞倫為自己和百姓獻祭,應許遵行了吩咐,雅威榮光將顯現
     * B. 8-14 亞倫為自己獻罪、燔二祭     * B. 8-14 亞倫為自己獻罪、燔二祭
-    * B. 15-21亞倫為百姓獻罪、燔、素、平安四祭 +    * B. 15-21 亞倫為百姓獻罪、燔、素、平安四祭 
-  * A. 22-24獻完祭,亞倫摩西為百姓祝福,雅威榮光顯現了+  * A. 22-24 獻完祭,亞倫摩西為百姓祝福,雅威榮光顯現了
  
   經文本身清楚對比,AA為吩咐和應許都實現了,BB為獻祭實際過程,先是祭司,後是百姓,也都提及亞倫兒子的補助,結束語也相同。   經文本身清楚對比,AA為吩咐和應許都實現了,BB為獻祭實際過程,先是祭司,後是百姓,也都提及亞倫兒子的補助,結束語也相同。
行 575: 行 571:
  
   * A. 1-5 亞倫二子不遵行神的吩咐及後果   * A. 1-5 亞倫二子不遵行神的吩咐及後果
-    * B. 6-7摩西針對祭司職任的吩咐:三個命令 +    * B. 6-7 摩西針對祭司職任的吩咐:三個命令 
-    * B. 8-11雅威直接吩咐亞倫祭司職任:三個命令+    * B. 8-11 雅威直接吩咐亞倫祭司職任:三個命令
   * A. 12-20 亞倫未能遵行神的吩咐及後果   * A. 12-20 亞倫未能遵行神的吩咐及後果
  
行 629: 行 625:
   經文呈現ABBA模式如下   經文呈現ABBA模式如下
  
-  * A. 12在壇邊,雅威火祭所剩的 +  * A. 12 在壇邊,雅威火祭所剩的 
-    * B. 13在聖處食用,是你的分和你兒子的分 +    * B. 13 在聖處食用,是你的分和你兒子的分 
-    * B. 14在潔淨處食用,是你的分和你兒子的分 +    * B. 14 在潔淨處食用,是你的分和你兒子的分 
-  * A. 15在雅威面前,脂油的火祭+  * A. 15 在雅威面前,脂油的火祭
  
   15節和和合本誤譯為“要與火祭的脂油一同帶來”,此句原文含意天主教思高本正確意譯為“與獻作火祭的脂油一起所舉過的”。脂油不可食用經文很清楚指出過了(3:17,7:23),所食用的並不包括脂油,和合本譯文會造成前後矛盾。   15節和和合本誤譯為“要與火祭的脂油一同帶來”,此句原文含意天主教思高本正確意譯為“與獻作火祭的脂油一起所舉過的”。脂油不可食用經文很清楚指出過了(3:17,7:23),所食用的並不包括脂油,和合本譯文會造成前後矛盾。
行 644: 行 640:
   經文亦呈現ABBA模式如下   經文亦呈現ABBA模式如下
  
-  * A. 16摩西尋找,他發怒 +  * A. 16 摩西尋找,他發怒 
-    * B. 17-18為何不吃?在雅威面前 +    * B. 17-18 為何不吃?在雅威面前 
-    * B. 19:   是否為美?在雅威面前 +    * B. 19 是否為美?在雅威面前 
-  * A. 20摩西聽見,他以為美+  * A. 20 摩西聽見,他以為美
  
   由架構分析可呈現本段的中心點,兩個疑問句表達所要探討的主題,摩西的問,是以神的原先計劃為背景,作為要吃罪祭肉的理由,而亞倫的反問,是以當時狀況的獨特性為背景,作為不吃而燒的理由。摩西要求全然按照神的命令為依歸,因吃時罪祭肉代表為背負會眾的罪孽,要為他們贖罪,沒有食畢罪祭肉,就沒有完成對罪的對付,則祭司設立的目的也沒有完成。亞倫則強調“今日”兩次(19節),表明神的吩咐他知道,但是今日他卻無法達成作為祭司當完成的職任,他本身遭遇二子的死亡,以致他未能完全按照律法規定去達成神的心意,他只能提出一種變通的方式,將祭肉焚燒來取代食用。經文不在表達律法是可以廢除或取代的觀點,亞倫不是要否認食用的必要性,而在於傳達律法因人的軟弱而無法被實現,不是律法不完善,而是人有肉身的軟弱,使得律法的遵行不得不暫時停用。   由架構分析可呈現本段的中心點,兩個疑問句表達所要探討的主題,摩西的問,是以神的原先計劃為背景,作為要吃罪祭肉的理由,而亞倫的反問,是以當時狀況的獨特性為背景,作為不吃而燒的理由。摩西要求全然按照神的命令為依歸,因吃時罪祭肉代表為背負會眾的罪孽,要為他們贖罪,沒有食畢罪祭肉,就沒有完成對罪的對付,則祭司設立的目的也沒有完成。亞倫則強調“今日”兩次(19節),表明神的吩咐他知道,但是今日他卻無法達成作為祭司當完成的職任,他本身遭遇二子的死亡,以致他未能完全按照律法規定去達成神的心意,他只能提出一種變通的方式,將祭肉焚燒來取代食用。經文不在表達律法是可以廢除或取代的觀點,亞倫不是要否認食用的必要性,而在於傳達律法因人的軟弱而無法被實現,不是律法不完善,而是人有肉身的軟弱,使得律法的遵行不得不暫時停用。
commentary/lev_10.137550807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