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 五旬節聖會 20150515 ====== * 時間:20150515 * 錄音: * {{:feast:2016:20160515-092026-dm555798-feast_pentecost-hymn.mp3|詩歌頌讚}} * {{:feast:2016:20160515-092752-dm555799-feast_pentecost-commentary.mp3|2016年 五旬節聖會 1(上午)}} * {{:feast:2016:20160515-113816-dm555800-feast_pentecost-commentary.mp3|2016年 五旬節聖會 2(上午)}} * {{:feast:2016:20160515-120550-dm555801-feast_pentecost-pray.mp3|2016年 五旬節聖會 禱告}} * {{:feast:2016:20160515-154826-dm555802-feast_pentecost-commentary.mp3|2016年 五旬節聖會 3(下午)}} * 讀經: * (徒 2:1-4) * (徒 2:33-47) * (徒 20:16) * (林前 16:8) * (利 23:15-22) * (申 16:9-12) ===== 為何要守五旬節? ===== 「五旬」意為「五個十」。 「節期」是指神給人的節期,而世上的節日要改變神的節期。現今許多人認為不必要守節期,他們根據新約多處經文而說:「不要在律法之下,不必再守神的節期。」雖然他們不守神的節期,但卻仍然守許多自定的節日,例如復活節、守主日;也過母親節,並且也根據國家所定的過國慶日。他們也改變逾越節的解釋,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不論如何,他們自定日子,改變神的節期。 ==== 理由一、五旬節是延續神要人過逾越節的命令 ==== (利 23)注重敍述獻祭的條例。(申 16)注重敍述要記念作為奴僕的日子。以上都是神的誡命。 現今也有一些教會強調遵守安息日,認為也是神的誡命,例如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而其他教會則有許多理由,而廢除安息日改守星期日。 然而,安息日是神的誡命,諸節期是諸安息日,也是神的誡命。諸安息日的經文如下: > (賽 56:6) > Isa 56:6 還有那些與 雅威聯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愛 雅威的名、要作他的僕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作我〕約的人. 「守安息日」  《希伯來文馬索拉本》安息日是單數,為「守一個安息日」;《希臘文七十士譯本 LXX》安息日是複數,為「守諸安息日」。採取LXX說法,認為指的是「守每週安息日和諸節期安息日」。 「與 雅威聯合」意思是「與 雅威緊緊地聯合,絕不放棄,絕不忽視」。 ==== 理由二、新約時代也當守諸安息日 ==== 新約經文有三處記載,新約時代仍然守諸安息日。 (林前)保羅根據節期的內容,責備教會未清除犯罪者。 (徒 2)眾門徒、耶穌家人們都守五旬節。 有人說,他們這些人是猶太人,他們守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們是外邦人,不必守。 然而,眾門徒、耶穌家人們他們是加利利人,他們是被當時的正統猶太人們視作外邦人,他們在血統上確實早已有所混雜。不過,即便是自認為正統的猶太人,經過了被擄流亡,他們在血統上也不見得純正,因此天底下沒有所謂血統純正的猶太人。 新約的教會,的的確確是從守五旬節開始成立。 保羅在傳道過程中,也趕著要去耶路撒冷持守五旬節(徒 20:16)。他不見得能年年在耶京持守五旬節,但此次有特別目的,就記在(林前 16:2-8)中。 > (林前 16:2-8) > 1Co 16:2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 …… > 1Co 16:8 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 === 有人說:「在新約中沒有清楚的命令要人守節期。」 === 新約中清楚的令主要是要人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對於其他的命令,都記在舊約聖經中,人只要去讀、去遵守就好了。 ==== 理由三:要記念過去作過奴僕 ==== > (申 16:9-12) > 「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作過奴僕.你要謹守遵行這些律例。」 有人自認為他時常都在記念過去作過罪奴,但這是真的記念嗎? 真正的記念,應該要在大會中,守節的聚會中記念。 ==== 理由四:外邦人也持守,持守者才是蒙恩得救者 ==== > (約 12:20) > Joh 12: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 希利尼人是外邦人,他們也來守節,此時他們來求腓力引見耶穌。耶穌得知此事後,便講了一篇重要的道:「一粒麥子死了,結出許多子粒來。」 耶穌將要成為那粒將死的子粒,但是之後能結出許多子粒。 父尊重那緊緊跟隨耶穌,至死不離的門徒。只有一個門徒做到。 耶穌為了父的旨意,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所有跟隨者,也當如此捨已,並以此精神來過這節,延續逾越節的命令。 ==== 理由五:所羅門堅持守神的節期 ==== 所羅門堅持守神的節期,內容記在以下: (王上 9:25,8:2,8:65)及(代下8:12)。 關於以上的內容,耶穌曾說過以下的話: > (太 12:42) > Mat 12:42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他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所羅門王堅守神的節期, ===== 小結 ===== * 延續逾越命令 * 守神約的人必守之 * 新約三次,他們也守 * 是教會建立的記念日 * 外邦人也一同守 * 我們要像所羅門王一樣,如他富強,神會賜與。 ===== 如何守 ===== ==== 要有聖會 ==== 要宣告召開聖會。 ==== 要計算日子 ==== 要計算日子:安息日的次日,是以安息日為基礎 ==== 要獻祭 ==== 素祭、新素祭……要甘心祭。 ==== 要和窮人分享禮物 ==== 因為過去你也是奴隷,如今回來而成為地主,有物可分享。 這點必須要能有土地,進入神所應許之地後才能遵行。 ===== 新約中有關五旬節的教訓 ===== ==== 獻初熟物,代表耶穌復活 ==== > 據(利 23) > Lev 23:15 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 > Lev 23:16 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 雅威。 > > (林前 15:20)耶穌是初熟果,他成為一捆,他復活。 > (林前 15:23)屬基督的也要一同復活。 耶穌復活後,在第五十天後,讓教會能夠受聖靈,使教會全體復活。使徒們在聖靈降臨後,見證的主題便是:耶穌復活了,以聖靈降臨作證明。 人受聖靈,便是人的靈復活,成為新的人。復活是從舌頭開始,人的靈以人的舌頭為代表,因此人可以說出新方言,以靈言禱告。 ==== 每種祭物的意義 都關乎耶穌的死與復活 ==== 五旬節獻新素祭,一定要加上酵,這是為表明教會的發展,大大膨脹延展。並且加了酵後,要等候一段時間,才能去烤製。 要用細麪製作新素祭,作搖祭的餅兩個,就是高舉耶穌的死和復活的榮耀。 另外獻上五種祭:素祭、奠祭、贖罪祭、平安祭等。這些祭都和耶穌的死相關,都是因他的死,而成為我們的這些祭物,可以獻給神。 ==== 如何獻祭?透過耶穌基督來獻 ==== 搖祭「要歸給那個祭司」,這代表教會全體成為搖祭,成為馨香的祭物,能歸給基督、大祭司。 神使基督死而復活,這大能就成為教會見證的內容。 我們雅威聖會,當記念這個,希望在今年中,每一位都能挪出時間,好好地見證。 ==== 透過聖靈 達到完全 ==== 五旬節的目的,是要教會完全。我們是否有完全奉獻,完全治死肉體情慾?是否如祭物一般殺死我們肉體的情慾呢?我們肉體情慾蠢蠢欲動,撒但不斷要透過這肉體情慾來與聖靈相爭。 我們當有決心,當有這意志,要決定,不要任由肉體情慾擺佈。 如同火烤新素祭之餅,我們也要經過火烤,要受煎熬,要忍受許多的苦,例如捨棄原先所喜好的,所愛的,受人的拒絕如同基督。 我們雅威聖會蒙恩極多,成為有出產的,是否我們有配上,是否奉獻得足夠? 如果我們沒有真的獻上完全的奉獻,那麼我們就不真,我們就不合神旨意。 ===== 現今基督教廢五旬節之四理由 ===== ==== 一、認為禮儀律已廢 ==== 他們把神的律法分為禮儀律和道德律。 他們把敬拜神的禮儀律廢除,只重視對人的道德律;他們重視人權,卻忽略敬拜神,忽略神權! ==== 二、認為五旬節是過去歷史 ==== 由於認為是已過歷史,所以不必遵守,聖靈已降臨過,已賜給教會了,故歷史不必再重演,不必再求聖靈降臨。 我們看(徒)中多次聖靈降臨,所以不是已過歷史,我們仍然現今要經歷聖靈降臨。 猶大書說,要與那無聖靈的相爭! ==== 三、認為守節期是作奴僕 ==== 他們認為我們守節期是作奴僕,但他們自己也是在守日子,也是在奴僕! ==== 四、認為外邦人不必守節期 ==== 他們認為猶太人才需要守節期。 不守節的不是神的奴僕,守節的才是神的奴僕。 ---- ===== 問:為何大多數願意守安息日,而不願意守節期? ===== 他們認為守安息日是守十誡,而他們不是守律法,因為節期存在律法中,所以不必守節期。他們認為去守律法便是離開基督的救恩,但他們是要守十誡。 他們將第四誡解釋為:每週安息日,而不包括節期諸安息日。 最主要拒絕守節期的理由是:律法是猶太人的,外邦人不必守律法。 猶太人也認為:律法是猶太人的,拒絕外邦人來守律法。 我們目前只找到少數願守節期、律法的人,但他們主要是認為自己是遺散的猶太人,所以要守律法。 所以我們很孤單! ===== 理智上不想走回頭路,但肉體上想回頭 ==== ---- ===== 對聖靈的迷思和誤解 ===== ==== 聖靈有位格 ==== 五旬節教派的大衛鮑森寫了本書「聖靈的迷思」,其中的觀點「聖靈有位格」,我贊同這點。 聖靈是位格的,都是至高神所差的,耶穌也是被差的。天使也是有位格的。 (徒 2:38)領受聖靈的恩賜。有人視聖靈無位格,故視為禮物(恩賜之原文)。 ==== 得聖靈的時機 ==== 非五旬節教派認為: * 信時領受 * 受浸時領受 * 呼求時領受 以上是很大迷失,他們以個人的經驗來印證,不需要別人來印證。但是從聖經的記載上看到,受聖靈是旁人來印證的。 ==== 受聖靈與被充滿 ==== 他們認為說方言就是被聖靈充滿,這是迷失。 受聖靈與說方言,被聖靈充滿,彼此是不同的。保羅對教會說(已說方言的人們),要被聖靈充滿。故說方言和被充滿是不同的。 ==== 不說方言是否受聖靈? ==== 他們認為,受聖靈不見得要說方言,這也是迷失。 按(徒 2,10,19)他們受聖靈時都說方言,故一定有說方言,也可能伴隨其他恩賜,但一定有說方言。 ==== 受聖靈的人永遠得救? ==== 不論五旬節或非五旬節教派,都認為受聖靈的人就是永遠得救的人,這也是迷思。 受聖靈只是一個開端,要讓人抵擋惡者、克制肉體。 他們追求聖靈的大能、神蹟奇事,卻不追求聖靈的引導,不去追求神話語的真理,而不能幫助人行神的旨意,成為迷思。